热点聚焦组图
 











  中国·海南 http://www.hiqyj.com
时间:2016-12-29 8:55:34
来源:
海南日报
 


海南农垦改革| 结束“政企合一” 农场首创设“居”

 
 
  凤凰涅槃:坚决啃下硬骨头
  ——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发展述评(上)
  -海南日报记者 孙慧 周晓梦 许林
  冬去春来,琼州大地生机勃发,海南农垦曙光初露——


  垦区集团化,彻底结束“政企合一”历史,原农垦总局668名干部职工分流走上新岗位;国营农场转企改制,遍布全岛的大小农场自己找饭吃;坚决清理农场土地“三过”,平均每个农场一年增加地租约400万元;在农场首创设“居”,7个“居”挂牌;“八八战略”风生水起,农垦增效职工增收不是梦,扭亏保盈决战年打响了……近两年的农垦改革攻坚脚步,回顾起来显得那么清晰动人并且使人热泪盈眶。


  抢抓机遇:
  强力推进新一轮改革


  机遇总是不期而至。2015年中央1号文件24年来第一次正式明确,农垦改革要向着“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的方向推进。当年3月18日,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省委书记罗保铭掷地有声地说,要打破农垦固化的利益条块分割格局,尽快解决农垦内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发挥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做强做大热带高效农业、橡胶等主导产业,最终让产业发展、职工受惠。罗书记短短的几句话,实际上指明了海南农垦改革的难点、重点和顶层设计的路径。


  接着,3月24日省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研究落实罗书记的指示要求,新一轮农垦改革启动了。


  创建于1952年1月的海南农垦,是中国第三大垦区,拥有海南1/5的土地、1/10的人口。海南“小省大农垦”人尽皆知。


  农垦不强,海南难强!农垦不富,海南难富!


  海南发展的客观需要,农垦广大职工的热切期盼,促成省委省政府特别珍惜“中央要求农垦改革”这个天赐良机,把农垦改革抓牢抓紧抓实。


  2015年7月22日,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深化改革重点攻坚加快发展的决定》,把新一轮农垦改革列为全省四项重点改革攻坚任务之一,号召举全省之力,重点攻坚,打开海南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省委六届九次全会将强力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发展单列一条写入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


  罗保铭书记始终亲自部署、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几乎逢会必讲农垦改革,而且每讲必动情!他强调改革的顶层设计要准确、细致、严密,改革行动要有具体方案、措施、预案;改革要以最广大、最多数农垦职工为本,让农垦职工受惠,让胶工提高收入,获得火山爆发一样的改革热情。他要求各部门、各市县都要强力支持、配合、推动、服从农垦改革发展,决不允许推诿扯皮、隔河看热闹;农垦班子要发奋自强,农垦广大党员干部要发奋自强。他还在关键环节“亲自出手”,协调解决重大难题,推进重点工作,为农垦改革排忧解难。


  刘赐贵省长多次深入农场、农垦产业园区调研。他指出要深化农垦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支持农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垦综合经济实力,成为新的增长点,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省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农垦医疗卫生机构移交地方、公安协警保安人员移交地方、农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补助经费等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支持、推进农垦改革发展。仅农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一项,每年新增4.25亿元财政预算补助市县。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号令。此后,其他省委省政府领导都纷纷到农垦系统特别是到农场实地调研,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各市县也都把农垦改革作为分内的事情,主动作为,形成改革合力。据统计,各部门、各市县出台各类推进农垦改革的具体细化实施方案近70份。省民政厅“量身定制”了农场社会职能移交后设立“居”的管理方案,细化农场社会管理职能移交工作;省农业厅牵头成立省农垦国有农场农业用地土地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省国资委牵头起草农场公司制改革指导意见;省国土厅制定支持农垦发展的土地管理实施方案……


  周密谋划:
  在全国率先出台改革文件


  调研的深入程度超乎想象。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走访了上海光明集团、广东农垦集团,还特别远赴宁夏农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同样是农垦,广东农垦以相当于海南农垦1/3的土地,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3.6亿元,粮油、畜牧、乳业、剑麻、农产品物流与营销等9大产业竞相发展;宁夏农垦以相当于海南农垦1/5的土地,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3.2亿元,奶业、粮食、旅游业、葡萄酒业等7大产业生机盎然。不是农垦带着“农”字头不行,而是我们不行,我们要奋起。


  农垦的细胞和载体就是农场,摸清了农场就摸清了农垦。于是,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的脚步踏遍了全岛的49个农场(包括已移交市县管理的9个农场)。每到一个农场几乎都要完成几个“规定动作”:重点走访生产连队和职工家庭,召开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农场所在市县领导、农垦集团领导、农场干部职工代表(胶工代表)、经营大户等参加的座谈会。这样的会议几乎都是晚餐后就开始,到深夜才结束……


  在深入调研、多方借鉴、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4月至7月,省委农办受命牵头起草了农垦改革文件(送审稿)。经过省委深改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并提交省委六届八次全会讨论。2015年11月中央关于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后,省委立即组织学习,与中央文件对标修改完善,于2015年12月16日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关于推进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去行政化:
  再造垦区市场主体


  农场亏损找农垦总局借钱“天经地义”;集团经营放不开手脚也无可奈何;项目投资很难批准,批准的项目又很难盈利,当然亏损了也无人去追究责任……其实,“病”就在于“政企合一”、“社企合一”,“两张皮”、相互掣肘。


  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深入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2015年12月29日上午,新的省农垦控股集团诞生了。这标志着海南农垦实现了体制机制的根本性转变,从此,取消了农垦总局的实体地位,海南农垦结束了“政企合一”的历史,迈入市场化改革的快车道。


  以资本为纽带!农垦控股集团构建了与二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及三级法人管理架构。


  以产业和市场需求进行资产重组!将涉及旅游地产的8家二级企业和25家投资公司等“小、散、弱”企业重组为海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对12家业务相同或相近的物流、仓储、商贸、信息化系统开发与管理等资源企业进行整合,组建海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效果定去留,以业绩定薪酬!改革到了企业管理这一层,其实反而简单了,打破“大锅饭”、搬走“铁交椅”,这种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上演的故事,如今的农垦控股集团做起来还算顺手:不再按行政隶属关系管理企业经营管理者,而是依据产权关系进行管理,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相结合,赋予二级企业董事会自主用人权,集团只管理所任命、提名、推荐的二级企业产权代表、党委会成员、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财务总监、工会组织负责人,其经营管理人员由二级企业董事会通过市场自行选聘,实施带目标、带措施竞聘上岗。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二级企业在岗的高级管理人员自主选择,按职业经理人制度模式进行管理。


  打破“大锅饭”:
  农场公司取代“国营农场”
  海南“国营农场”这个“大锅饭”,打破得有些迟了,但终归是开始打破了。


  今年5月27日,注定又成为农垦改革大事记中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天上午,海南农垦东昌农场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正式颁发了,这是新一轮农垦改革中农场企业化改革取得的第一个工商营业执照。东昌农场公司董事长李明跃对记者说,公司正式挂牌运行后,很快引进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公司组建东昌生态农业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规划租用农场投资公司1.5万亩土地,发展热带水果种植、加工和销售,目前已有1000亩落地种植金钻凤梨。


  在东昌农场转企改制试点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海南农垦农场公司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农场转企改制为农场公司,严格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农场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农场与职工之间、经营管理层与农场公司之间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真正把农场公司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


  截至目前,已有东昌、南滨等14家农场完成公司制改革。这些农场公司除董事长、党委书记由农垦控股集团任命外,其他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按市场化方式聘任,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直接挂钩。


  采访中,改制后的农场公司普遍反映,产业定位更加清晰,自主经营权明显增加,与市县融入更加紧密,打破了过去“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管理层和员工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爆破式“土改”:
  坚决清理农场土地“三过”


  过去,农场土地管理粗放,租金过低、租期过长、面积过大现象普遍,农场收益得不到保障,还滋生腐败现象,职工意见很大。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经过深思熟虑,自加压力,果断而坚决地推进农场农用地清理规范,解决土地“三过”问题以及无地少地职工收入低、职工退休不退地、内部私垦私占等问题。这既是农场改革的“牛鼻子”,也是大家不愿碰的“雷区”,压力迫使海南走出了全国农垦“土改”的新路。


  罗保铭书记的态度旗帜鲜明。他对农场农用地清理规范这项复杂性、敏感度高的自选改革举措,给以坚决支持,肯定其重大意义,同时要求态度要坚决、行动要稳妥,先行试点,“把脉会诊”“庖丁解牛”,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遵照罗书记的要求,2015年9月,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将这场被称为爆破式的“土改”选择在东昌农场进行试点。历时9个多月,试点取得重大成功,摸索一套改革经验。省农垦国有农场农业用地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文河介绍,通过清理规范,东昌农场收回土地3.1万亩,土地租金收入每年从366万元增加到989万元,净增623万元,仅此一项收入,农场就扭亏为盈;农场给40户无地少地职工无偿安排基本田,通过发放低保、缴纳社保、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等“分利不分地”的方式使127名困难职工共享改革红利。


  东昌农场试点的成功,犹如一座灯塔,不仅给其他农场照亮了航向,也增强了改革成功的信心。2016年7月6日,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农垦农场农用地规范管理动员会,从今年7月开始分两批在所有农场推广,第一批红明等20个农场将在2017年1月完成。


  从试点到推广,沉睡多年的土地被唤醒了:农场摸清了“家底”,收回了土地,为农场公司制改造奠定了基础。通过解决租期过长、面积过大、职工退休不退地、内部私垦私占等问题,为农场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第一批20个农场可收回农用地70多万亩。通过解决租金过低问题,依据市场原则和内外有别原则,提高农场土地租金。对农场职工“基本田”免租金,“经营田”租金提高到明显高于现有地租但又低于周边农村地租,外包地租金提高到与周边农村地租基本持平。通过合理提高地租,第一批20个农场地租可净增8500万元,平均每个农场增收约400万元,仅此一项,垦区一半以上的农场可扭亏。通过分配土地和“分利不分地”方式,解决了无地少地职工收入问题。第一批20个农场土地清理规范后可解决3000多名无地少地职工的收入问题。


  乘长风破万里浪。12月27日上午,第二批农场农用地“土改”启动了。全岛剩下的21个农场(所)农用地清理规范动员会召开了,9个已移交市县管理的农场也同步开展。


  在农场首创设“居”:
  社会管理属地化稳妥推进
  让农场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下大决心把农场社会职能全面彻底移交市县!但如何移交呢?


  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反复研究古今中外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形式的优劣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设“居”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农场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2016年6月15日,东昌居正式挂牌运作,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居”命名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居”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层社会自治组织,集管理、服务、自治功能为一体,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根据政府授权为农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实行扁平化管理,隶属地方政府。目前,已正式设立蓝洋、中建、中坤等7个“居”,在“居”工作的人员收入稳定,社会服务更加专业,受到农场广大职工欢迎。


  “我们医院医护人员99.9%赞成移交!”“我们医院也一样。”在省农垦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来自农垦总医院、农垦儋州医院、农垦三亚医院的院领导、医生代表、护士代表纷纷发言,他们就这样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态度,竟然完全不顾忌会场上坐着当时的农垦总局的书记、局长。可见移交农垦3家直属医院和农场医疗卫生机构到了何等急迫的程度。


  目前,农垦3家直属医院和农场医疗卫生机构、公安及从事协警工作的保安人员、水库安全、住房公积金以及农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已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垦区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美丽农场建设、道路建设养护等民生项目纳入全省统一规划,由属地政府组织实施。这些机构和职能移交后,不仅减轻了农垦办社会的负担,而且专业性更强、作用发挥更好,取得了多赢。(本报海口12月28日讯)
 
 
 
 
 

    ·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与海南农垦投资集团签署战略[2016-7-5]

    ·海南农垦招贤纳士 三百三十五个岗位等您来[2016-5-31]

    ·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举办迎新春劳模代表座谈会[2016-2-3]

    ·海南农垦重组揭牌 迈向市场化[2016-1-19]

    ·海垦召开学习贯彻《关于推进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发[2016-1-8]

    ·农垦三人将赴京出席全国道德模范座谈和授奖仪式[2015-10-20]

    ·海垦今年筹集5812万多元推进农业综合开发[20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