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企业联合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CONFEDERATION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DIRECTORS ASSOCIATION
 
首 页 关于我们 领导成员 雇主维权 百强企业 双优评选 管理创新 工委活动 信用平台 企业家报 人才在线
赘叙绵竹感恩行 - 海南省企业联合会、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官网
 
  中国·海南 http://www.hiqyj.com 时间:2025-5-16 11:45:33 来源:海南企业家报  

  赘叙绵竹感恩行  
  朱道钰  
 
     
 
作者朱道钰(左一)和于荣光夫妇合影
 
     
 
  题目命“赘叙”,是指本文除了“主体叙述”外,前面还加了“引叙”和“领叙”,后面又加了“跋叙”,且文章长达12200多字。但您千万莫嫌啰嗦:因为我写家写得都不觉得累,您读家读完也一定不会觉得累——因为您读到最后,会有改变认知的思想大收获。

引叙:缘起翻侯案

  2025年4月中旬,我偕老伴远赴四川绵竹作了一次感恩之旅。此事,由我此前连发三篇为侯元祥翻案的文章引起。

  引发为侯翻案的动力,缘于我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中医文化的捍卫觉悟。这觉悟,是我此前52个生命年华逐渐积淀的结果(这个过程太漫长,故事太多,将来专文述之)。其结果的最后认知,是我去年8月发现的属世界顶尖级水平的血管清淤奇药“清麦通”。我当时欣喜欲狂:当今之世人类致死率达46%的是心脑血管病,这“清麦通”能彻底让血管没了垃圾,岂不是让心脑血管病要在世界消失。如我以身试药真能让“清麦通”清除了我的血管之淤,我今后的余生就用我的案例宣传推介此药——这样岂不是“救下多少人之命造了多少级浮屠”!而且我还自信地认为,以我近20年来形成的个人公信力,我的“以身试药”报告文章一出,使用“清麦通”者一定会趋之若鹜。原因很简单:谁不想花小钱买条命让自己多活几年!

  其实我错了。错在高估了自己,也即低估了世人乃至当今中国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伟大中医药的正确认知!

  2025年1月18日我发出《保命奇药报告一·我吃出特效》和3月11日发出《保命奇药报告二·哭贵人心梗》后,尽管阅读量达到了8000多人,但相信“清麦通”真能给血管清淤者少,求购此药者更少;相反,至少有10位朋友询问我“2023年时‘百度’上为什么会有‘清麦通搞传销’的信息(这是最早期的误判性信息)”。更有甚者,为了汲取我的“贵人”申安明政委90岁患心梗去世的教训,我写千字长信分别劝5位年近八旬的最好朋友快吃“清麦通”,以防心梗、脑梗发生。结果他们中的1人将我拉黑,另4人也干脆不理我了!

  我高度悲哀:既悲哀自己的“ 医去叩门”——求患者;更悲哀他5人“死都不怕,就怕上了朱道钰的当”!我分析,他们不再理睬我朱道钰的原因,主要是质疑“清麦通”这款药:这玩意儿咋可能给血管清淤让人延命呢,骗人的!他们质疑的核心:不信中医。

  再去写推介“清麦通”的文章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那样别人会以为我朱某人就是个“想卖药赚钱”的。从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拥有个人自媒体的有些担当的中国老头级公民,我必须首先捍卫中医:用个人的绵薄之力为中医说好话,唱赞歌——现今中国似乎也需要有一股弘扬中医的时代潮流去完成“让中医造福人类”的历史使命。

  怎么弘扬中医呢?现在的中国就有一个最典型的案例:青岛民间中医侯元祥案一审被判有罪、发回重审后“重一审”仍判有罪。这显然是一个大冤案!可怕的是,自2024年12月30日“重一审”仍判侯元祥有罪后,全中国噤若寒蝉。因为许多媒体平台都知道,一旦“重二审”再判其有罪,自己这个平台就要背上“对罪犯张目”的大责任了。但我认为,弘扬中医就要敢碰这个硬茬子——就是冒着自己的公众号被封的危险,也要碰!于是我在3月20日至4月10日的20天内,连发了《我为侯元祥鸣冤翻案》《侯案错判后果极严重》《法学泰斗为侯元祥鸣冤》三篇翻案文章。

  三文一发,全国各地都有呼应:总阅读量近20000人,留言200多条,打赏近200个。此前的4月4日,远在上海的92岁之中国法学泰斗级人物唐荣智先生,认可了我后打招呼说,4月16日我们要在四川绵竹举行一个“感恩于荣光大医师”的感恩活动,建议你加入我们的感恩团——于是才有了这次的绵竹感恩行。

领叙:叹中赴巴蜀

  行前我从92岁的唐老处得知,这次全国各地参加此感恩活动者,均是已经康复或好转的原危重病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感恩的对象是85岁的绵竹中医于荣光先生。于老先生有一句震惊当今地球人的名言: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病的先生——正是凭着验证了这句话的神奇医术,他治好了这些原危重病患者的病,致他们专程聚去感恩。

  这是一次太好的求医联谊机会!我立即想到了襄阳市我朋友圈内的多位危重病人尤其是癌症患者(其中有一位是两年前患胃癌切除化疗后现转移3处者)——让他们与我同去,该会多么有幸。于是我向5位这类人发去语音通知:“随我赴绵竹拜见一位名中医彻底治愈你病”,又将此意思转告襄阳市某慈善会秘书长曾旭东先生让他也约人。结果,我约的5人均借故推托,他约的4人也婉言谢绝。

  如果说今年初以来我全力推介清麦通还有“赚钱发财嫌疑”的话,这一次可纯粹是毫无功利目的的“借医救人”啊。可惜呀,你们这些病难临头甚至死到临头的人,怎么还这么无知地去相信手术、相信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呢?悲剧——活生生的一群“迷信西医”的悲剧者们啊!

  原先准备开着自己的车带几位襄阳病友去求医的我,只好让老伴做陪,搭乘“天津——峨眉”的527次绿皮火车从襄阳站出发,开启了这次巴蜀之旅。

  4月14日中午火车从襄阳开行后,次日不到11 点即到达了我们的此行目的地——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广济镇中村的于家小院。

一叙:首参感恩会

  这里显是一遍富庶之地。极显肥沃的阡陌之土上,小麦、油菜、烟叶、麦冬(药材) 及其它作物,绿油油地在阳春三月里泛着勃勃生机之光。伴着水泥质乡道村道而建的农民村舍,一律的砖混结构,大门气派,场院干净,菜圃绕屋,树花掩映,隔三差五间还有一辆小汽车停于门前——天府之国的农人殷实裕雅,此地可见一斑。

  于家小院坐落于一条车水马龙的村道之畔,占地约5亩,主建筑为两幢二层宾馆楼,另置大中小三座会议室及餐饮厅。原为一老板的养生馆,因经营不善于2024年夏被一位爱心人士收购后交予于荣光夫妇使用。

  这次全国共9个省市(北京、上海、黑龙江、江苏、湖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的42个受惠人,齐聚于兹,分宿三处。我夫妇一去,便经唐荣智教授知会于家被安排在了于家小院北楼的偏东一室。

  我毕生参加过各类活动,但参加感恩活动却是第一次。在是日下午的“感恩活动预备会议”上,感恩团团长唐荣智教授介绍说,于荣光先生秉承“治病不行医(不能收钱)”的祖训,几十年来免费为全国各地的20万患者送药治病。这其中就包括在座之人:本次感恩团人员中有免费受药两三个月者,也有免费受药长达一二年者。大家身上所患各种危重之病,或被治愈,或有缓解。我们值得来此地一次,面见于老,当面谢恩。但这次感恩活动还有更深次的追求,那就是:通过这次活动弘扬民间中医,宣传民间中医,维权民间中医即捍卫民间中医的合法地位,支持民间中医为了保护人民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的心灵受到震颤:“于老先生”“几十年来”“免费”“为20万患者”“送药治病”——这5个关键词组成的一句话,是何等惊人的天下奇闻,又是何等高尚的大爱无疆!对这样大爱无疆的人,我也要感恩:代天下人感恩!第二天的感恩活动分为了三个板块。首先是大家上午乘车10里并爬山百米,来到于荣光的爷爷于敏旭的身归处,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祭拜先祖活动:献花圈,颂祭辞,做叩拜——感恩于氏先祖留下的秘方,通过于大医师的传承,解决了今世之人的疾病康养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感恩团的42位成员,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92岁,大家感恩心切,一个不拉全来祭祖。尤92岁的唐荣智教授行进在很窄很曲又有长坡的山间小路时,不拄拐,不搀人,仅在几个六七十度的陡坎处,才被人拉上扶下——此情此景,尽显他被于荣光先生用医方调理后的身体硬朗和其感恩于家先祖的虔诚之心。

  上午回到于家小院后,在可坐300人的大会议厅里举行了庄重而又热烈的感恩仪式:感恩团团长唐荣智上台致《感恩词》;于荣光先生上台致《答谢词》;台下感恩团成员及于家弟子、义工近百人向于老先生行感恩叩拜礼;一位服用于氏“延寿救命散”半年后的起死回生者上台痛诉感恩故事;唐荣智向于荣光赠送自创的钢笔画和字书条幅;全体起立合唱两个月前专为此次活动而创作的感恩于荣光之歌《大爱无疆》;于氏弟子向感恩团回敬演出了自身团队编排的多个节目。

  下午的感恩活动变为“再次受益”:聆听于荣光大医师的“养生延寿讲座”。此讲座之前的开篇话,是应笔者之求讲了于老自己对简读《大藏经》的领悟(领悟内容精炼到一个字:空)。其后的“养生延寿知识”介绍,听了实在让人耳目一新:行医者必术为后而德在先;每天最佳上床时间是晚上8点半;“一觉睡到大天亮”并非好事;喝水不宜大口猛灌;最好的饮食是能刺激你多分泌唾液的东西;男人尿不尽可一招绝患;肥胖是短寿之源…… 第三天的感恩活动仍为“再次受益”:于大医师给大家免费看病免费送药。于是,感恩团全体成员便吃毕早饭即赶到了第二个感恩活动地:大唐博物馆。

二叙:膜拜大博馆

  “大唐博物馆”为“唐朝文物展览馆”之意。于氏家族遵祖训免费给人治好病后,一些受益者或逢年过节或巧立名给他家送礼。一般人多送吃的用的,也有许多被他家救下命来的喜爱收藏品的病友,便送去“唐三彩”之类的玩赏文物。一代一代,这些以唐代文物为主体的礼品,便在于家积攒起来。进入退休后的于荣光先生觉得这些文物窝在家里可惜,应该办个家庭博物馆,免费让社会公民在观赏这些文物中受教受益。恰逢绵竹市工业产业园建成,该园“一把手”敬重并感恩于老的医德医术,便将一幢楼让给于老免费使用10年办博物馆。就这样,于老将家中文物搬去建了个“大唐博物馆”——他在让人们免费参观这些文物的时候,这里自然也成为了自己的免费看病送药处。时光流逝到该园“一把手”退休后的2021年,某“背景人”看中了这处门面房欲霸占之,便劝于老主动腾房搬走。于老以“10年期限未到”予以拒绝后,此恶徒便暗下黑手举报于荣光无证行医。此次“民告官究”的结果是:当地卫健局据此来到这里“ 责令停止送药”,并要罚款70000元。于荣光先生在极端愤怒之下,决定打官司。后来官司胜诉后,他们将新的大唐博物馆搬到了广济镇卧云村。

  到新住址后,得到了绵竹市委、市政府,广济镇委、镇政府和卧云村党政领导的支持。特别是卧云村党支部书记吴国富同志,顶着流言蜚语帮助了他们太多(笔者注:村支书的帮助也得到了福报:疫情期间,他使用于老师专门对付疫情的“于氏二陈汤”口服抗疫,让全村平安渡过难关)。

  17日上午9点,我从于家小院赶到了5公里外的广济镇卧云村之新大唐博物馆。站在这处原农家乐的大门处,便感到了这里的人气旺盛。外面十字形乡道上的大轿车和小三轮,不停地将三五个一拨的看病者拉了进去。

  进到里面一看,更感人潮汹涌。最显眼的是,在人流最活跃的通道边上,竟有五六处卖农家蔬菜的地摊……而我进去参观的这个“大唐博物馆”,还真是个博物馆——里面的唐三彩、唐仕女画、青铜器等琳琅满目,观为观止。即来感恩,便也受恩。于是作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基础病患者的我,也填写了《求助书》和在手机里下载了“于氏慈善APP”,让倪夫人亲手把了脉,并也免费拿了16天的“延寿救命散”。

三叙:面晤唐教授

  从4月1日我与唐荣智教授建立微信联系,到4月14日我启程去绵竹赴会,中间只有13天时间。这13天我俩在微信上的交流,密集到“爆棚”程度:我向他发出的文字信息约3万字,通话加语音留言达两钟头以上;而92岁的唐老更厉害,单项语音留言不比我少,文字信息竟超过20万字(主为书稿1部,长文5篇,及手机上手写文字近一万字)。如此“爆棚”般的信息交流,主为互相认可后的心灵沟通。这就应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言:相逢何必曾相识。如此的异时空交流,已达心心相映之度——见他本尊的心情,就更迫切了。

  4月15日上午11点,我们终于在于家小院见了面。只见他面容慈祥,细长身材,腰板直挺。俩人握手后我一惊,马上叫道:“唐老,再握一次。”他再握后我评价道:“您这是40岁人的手劲”。他笑而默认。我暗忖,92岁的长者用这个手劲与小18岁的后辈握手,绝对说明了两点:一是用心用力没敷衍你;二是身体健硕手上有力习惯使然。因要赠送他一本我去年所出之书《吟咏人生》,便邀他进我住的那个房间叙话。一交谈,我俩这忘年交竟熟络到勾肩搭背之度。

  开谈话语,是说他身体“为什么像个62岁的人”。他介绍了两条养生经验:一是多干活——勤干事才能多活久。从华东政法大学退休后的他一直不闲:写书法,画钢笔画,搞调研,写文章,忙诉讼,打官司……几十年下来,右手虎口处因握笔太紧的原因竟多长出了一坨肌肉;二是持服药——从2022年秋开始,每天一勺,连续服用于荣光先生的“延寿救命散”至今。于是身体出现逆生长状态:一年比一年变得年轻,连他手上现在长的指甲也与以前的指甲有了年轻态的不同。唐老在给我看他的年轻指甲时像孩童般嘿嘿乐道:“于老说我可以活到120岁。”

  在此后的3天里,我与唐老进行了3次深谈。主谈的话题也是3个:他个人的奋斗业绩;于荣光的传奇事迹,民间中医的发展走向。从这累计达3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发现了他的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看人透彻,理事精细——此公是我此生认识的一个顶尖级的学术界精英。我向他表示:今后要将您的奋斗业绩写出万字长文,做为我所辟《华夏传奇人物录》的首篇,题目暂定为《“法学泰斗”是这样炼成的》。他颔首同意。

  此叙最后,发一段4月22日唐荣智教授向我通话的语音记录,以铭其暮年之志:“朱社长,我们盼望在明年让一个修改后的好《中医药法》出台。从而使民间中医真正得到翻身解放,从危险的境地走向合法经营的康庄大道,让中医为拯救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情——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四叙:幸见于医师

  首次会见85岁的大医师于荣光先生,发生在4月15日午餐前的十几分钟内,地点也在于家小院我住的那屋——原因仍是我要向他赠送《吟咏人生》。见到于大医师时我的第一印象是:见到了活神仙!但见他:素衫褐裤,白袜黑鞋,红透脸色,盈头乌发,双眼眯笑,慈眉善目,话语轻柔,步态飘逸。几乎所有描写七八十岁老年人面容健康的词,叫“鹤发童颜”。而这词用在于大医师身上就不妥了:他头上不是纯白到鹤状的白发,而是乌亮的黑发;脸上不是儿童面目的苹果红,而是像小说中那关公像式的满脸通红——这是我在世上看到的唯一一张“关公脸”!

  人体的毛细血管为什么会在他脸上这么凸现?唯一解释:他的血液循环超级强大彰显他身体超级健康。再问,85岁的他为什么有这么超级的健康身体?我在此后得到的认知是:一方面是他坚持了于家独创的“生活养生术”,另一方面是他长期服用了自家祖传的延寿秘方:“延寿救命散”!

  下面,是我略加整理的于荣光资料介绍:于荣光,1940年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市土门镇,是明代名臣于谦的十九世孙。一岁时亡父失母,只好与爷爷于敏旭相依为命。7岁后跟随爷爷读书、劳动、练武,并通过爷爷口授方式,学习祖爷爷于克文(享年116岁)所传承下来的于氏中医诊疗秘术和家族历代治病救人积累的经验,并秉承“读书不做官(不做贪官),治病不行医(不能收钱)”的于氏祖训,立身利人。长大后在招工到一个企业先当技工后升任工程师期间,仍兼操祖业,悬壶济世。1978年高龄到106岁的爷爷于敏旭去世后,他开始独传祖业。退休后,他更是競競业业,决心在后半生坚走杏林生涯,续强岐黄之术。

  从7岁开始习医的于荣光,迄今形成了自己的独门医技:于氏诊疗术。于氏认为,人体由身、心二相构成。只有当人体的身与心达到和谐统一、顺天应人时,才能称为康健;反之,身与心不合,或身心与外界(自然、社会、天道)不适应,便为病患。故治病先安其心,再辅之以药,然后借助患者自身的修复功能和天人感应疗愈疾病。于氏诊疗术中的药方包括:延寿救命散、排毒清淤散、九转还魂散、咳喘舒等数十种秘方。这些中药秘方,是于氏家族历代相传的瑰宝,其主含历史智慧,掺有现代经验。“于氏诊疗术”中的普世秘方为“延寿救命散”。

  从2000年于荣光退休迄今25年来,他接诊患者超20万人。仅2015年1月1日到9月10日他的诊疗记录显示,这8个月10天便有约17000多患者从中受益。这20多万人中的大部份就诊者是疑难杂症,不少是各级医院不治了的人。经于荣光治疗后,80%以上者或痊愈或症状明显好转(现保存有全国各地的十余万份信件和部份患者的影像资料及照片)。这20多万人来自于全国所有地区,还有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南非、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外国患者。

  于大医师的“于氏诊疗术”用于治病,显然已达世界医疗界的顶尖水平。而其养生长寿功效似乎也已达到了世界康养界的高水平。前面所叙唐荣智教授近3年来的“逆生长”,是一个例子。而于荣光大医师在感恩会“养生延寿讲座”上的一席话,更是一个佐证。他指着台下的妻子倪赛珍说:“我要陪她再活50年!”我坚信:相由心生,他话是真!

跋叙:归来已非我

  绵竹感恩,收获极大。基本的收获是见识了于荣光的医德医术,结识了一批传奇朋友;但主要收获还是自己心境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

  要信仰中医。我现在彻底认识到:当今的地球村人,不仅包括全中国的公民,也包括全世界的公民,凡只要想盼望自己长寿到120岁者,都必须信仰中医!道理很简单:只有中华民族用5000年文化淬炼下的中医,才能让人会普遍性地活到120岁。

  对国人“片面认知中医”问题也要纠偏——中医的博大精深远非望闻问切和开方抓药那么简单。中医不仅包括汉医,还有苗医、藏医、蒙医、道医、佛医等诸多种类;中医也不仅是给药、扎针之类,还包括于荣光大医师讲到的调心术、气功术、祝由术、意念术等;中医更不仅仅是给人治病那么简单,它解决的是人体小宇宙的自我和谐平衡和“人体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的和谐平衡;中医文化远非你我他头脑里很显单薄的“中医”文化,而是几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所有方面的“大中医文化”。

  于荣光大医师反复强调:信仰中医要修德在先,相信因果——行医人只有先修德才能医艺精湛至无疾而终;求医者只有先修德才能吃药有效至健康长寿。我发现,于老便是一个“积德行善得现世报”的典型例子(限于篇幅,这里不述)。

  要活出自信。现在的我已不是过去的我,而是发现自己“还有46年活头”的新我。这个“新我”今后至少还有到唐荣智教授那般年纪的18年“余热使用期”!坐在从成都开往襄阳的528次返程列车上,我顿生“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感。放眼车窗之外,天更蓝,地更绿——这个世界真美!

  (完稿于2025.4.30日之湖北襄阳“丹毅居”,本文刊登有删减)
 
 
 
 

 
 
  热点聚焦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