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概况 协会领导 秘书长 部门设置 雇主维权 人才在线 海商集团 企业家电子报
管理咨询 职业经理人认证 职业经理人人才库 信用平台 百强企业 双优评选 项目投资 企业培训 海南企业在线
     

工商界发展与中国文化(连载七)


  中国·海南 http://www.hiqyj.com
时间:2021-1-20 10:43:16
来源:海南企业家报

 
 
导 语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享誉海内外,书香门第之后,幼蒙庭训,习诸子百家之学,曾投笔从戎,又执教三尺之堂, 且游学于各方,访高僧奇士,阅历丰富,天资聪颖,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中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影响广泛。余尝有幸临太湖大学堂,得闻先生益言,遂录于此,与有缘人分享。一篇曰新旧文化下之企业家反思,先生谈史论今,旁征博引,笑谈中点明古今商贾之道;一 篇曰中外历史轶事,养生之道等,随性而谈,悠然从容,自在不羁。先生一生勤于实证,言谈中或气势磅礴,或娓娓道来,妙言妙语,时见流出,显出大师风范及智慧。得师真言教诲,十分荣幸。唯有勤勉学习,参悟要理,方能不断增进见识,以求学问获得进步。(陈峰)


  这个政治的大原则在《大禹谟》里头——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尧舜传下来的。你不要轻看这八个字,如果每两个字一个概念,写政治论文、经济学论文,都是博士论文的题材。

  古代的中国字,你平常如果不好学深思,随便读过去,觉得一点道理都没有。所以,做学问的道理,子思告诉我们五个方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要点。

  做任何一个学问,甚至做事业,做工商业,考虑问题也是这样,要博学,什么知识都要。可是,不要学了知识,就以为是学问,不行的,要审问,要怀疑。

  譬如大家问我,怎么打坐、学佛。我说你们很乖的,不要学这个。为什么?因为你们不会怀疑问题。学佛修道就要会审问,就是怀疑、追寻,什么是佛?什么是道?要仔细,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正面反面研究了,还要再考虑。然后还要合于逻辑——明辨之。再“笃行之”,好好去实践。这是做学差距的方法。

  中国文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等,“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是上古传统。告诉做皇帝的啊,告诉大禹做皇帝注意这个。第一个“正德”就包括很多了。政治的道德,一个做领导人本身的修养,你的思想,你的办法,如何使大众使人民,乃至你一个公司任何一个人,使他得到人品的修养到了最高处。

  经济方面如何经“利用”呢?我们讲“利用你”,“利用他”,中国人这句俗话,几千年以前根据在这里,《书经》上来的《尚书》叫《书经》。

  我们现在讲利用你,下意识觉得是很坏一个名词,我打主意把你骗了叫利用。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利用”,是做任何一件事,用出来有利于大家,不是利于自己。

  所以,你看到只有十二个字,包括中国几千年文化很多部分。如果我光讲这十二个字,做成四个题目来讲,可以写四本很厚的书,不是那么简单的。

  现在的年轻人这些书大概摸都没有摸过,看到也都会丢掉了,认为这些古书都是落伍的。可是中国文化的真正根源在这里。

  所以,“利用”就是经济学的正德,而后“利用”,政治道德达到最高了,“利”用万事万物,使万民得利。

  然后再讲生产发展——厚生,才讲怎么样生产发展。

  最后一个原则——惟和,一切都要和平达到的,不是斗争达到的,也不是政争达到的,更不是用战争达到的。

  所以,今天特别提出来《大禹谟》,这个全篇里头有法制,有民主,有很多的东西,看着却很短。

  我们现在读书不是要博士吗?这个“博士”的名称是战国时的学官名。秦始皇时代开始,六艺、诸子、词赋、术数、方伎、占卜等方面都设立了博士。汉武帝跟上来,设了“五经博士”,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书经》就是这一本《尚书》。通一经的才叫博士,这是专家。博士的名称是专家,并不是说一个博士什么都懂了,你不要上当哦。

  你要翻一翻现在的博士论文。譬如说,你们在座的诸位,都拿到硕士啊博士啊很多了,我就笑。你们这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写了,我手里也考试通过了很多硕士博士。我明告诉他,哎,告诉你,今天一定给你考好了,硕士博士一定给通过。可是你不要忘记了哦,你以为拿到硕士博士你就有学问了,我说门都没有,还差得远了。学问是一辈子。拿个学位是骗自己的。

  你看看你们很辛苦,花了两三年工夫,写一篇文章,在你们很困难,通过了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你到教育部的资料室去看看,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堆积如山!谁看你的!反正千古文章一大抄。

  所以,我教导博士生,你们不要读书了,好好去玩,临时我告诉你,拿个博士很容易,最多两个月,就会了。有个秘诀告诉你,怎么讲?小题大做,大题小做。你看学医的博士现在更容易。我说医学博士,学什么啊?鼻科的,专门研究鼻子的。而且写一篇论文,专门研究左鼻子的,右鼻子都不管。你看医学有多大,你小小的研究一点,就可以拿到博士了。大题小做。小题要大做了。讲一点,研究一根毛,噢,西洋哲学啊,东方哲学,由哲学讲到科学,最后讲来不过是牛身上这一根毛。这就讲研究博士硕士论文。

  这样的东西学出来,然后,一般人迷糊了,这是博士啊,硕士啊,一定能够做事。结果他什么都不通的。

  这一段闲话说明,中国文化今天抽出《大禹谟》跟你讲,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实际上后世都不用“惟和”两个字了。只有六个字:正德,利用,厚生。包含了所有文化。

  我们回过来讲一个什么问题呢?你们都学了管理学,学了管理学有什么用呢?我常常笑,管理学没有学问的,有天才就会管理。真正大管理,了不起是天才,不是学问来的。

  最难管理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思想与情绪。你们研究管理学,然后说怎么样做好一个实验,先研究自己,这就是中国文化。刚才我们也讲到西方人,尤其在美国,现在要研究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这个东西啊,他们现在刚开始,我们中国太多了。这些资料从道家,中国传统的道,后来变成道家,老子,庄子乃至学神仙的,再变成儒家、孔孟之道,乃至后来的佛家,统统讲这个问题。我抽印了几篇文章给大家,包括《孟子》的告子篇、尽心篇。你们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学佛教的,道教的,学儒家的,做功夫修养,通通在《孟子》尽心篇里头。这个大原则非常重要。

人性善耶恶耶


  由孔子到孟子首先提一个什么问题?是人性问题,在中国哲学早就讨论到。讨论人性究竟是善的恶的?人的本性生来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外国文化也一样,希腊也好、埃及也好、印度也好,这个问题是基本哲学、科学问题,几千年来东西方的讨论到现在做不了结论,没有结论。勉强可以做结论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学问,等于做了一个总结。

  在中国,譬如说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大部分认为人性天生就是良善的。西方呢,你们所了解了的天主教,基督教,讲上帝创造这个人,本来也是善良的,一下吃苹果吃错了,上了魔鬼的当,变成坏人了。也都是承认人性本来善良。

  可是这个问题从古代就讨论,跟孟子同时代的告子呢?在《告子篇》里告子认为,人性不善也不恶,善恶是人自己加上去的。同样的认识,还有个人就是墨子(墨翟)。墨子认为人性天生不是善不是恶,像白布一样,是干净的,你把它染上善的,就变成善了,你把它染上恶的就变成恶。

  与孟子同时的,也是儒家的——荀子,刚才提到他。荀子认为人性本来天生就恶的,天生就是坏的,人性的仁义道德是后来硬把它校正过来。

  这是个大问题。过去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科学问题。这是大科学,就是现在要研究的所谓真正认知论,究竟要认识清楚人性是什么东西?本性是什么东西?

  荀子说是人性是恶的。譬如一个婴儿生下来,两个双胞胎,你给他们喂奶的时候,这个先喂,那个哭;那个先喂,这个要哭,不高兴的,就要以我为主,先要给我吃。呵,人性是恶的。

  那么跟他们相反的,讲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也有很多的理由。过去在哲学辩论,你们这几十年来,我晓得,这五六十年来,这个教育没有了。现在所谓大学里头哲学系哲学家,没有讨论这些。很少了。只讲逻辑,当成哲学了。错误的,逻辑是思考的一种办法,是思维的一种法则,并不是最高的。用思维的法则,用逻辑来推理,了解那个东西,那是哲学的问题了。

  我们先来了解人性是个什么东西。中国文化讲人性除“性”以外,特别提一个“情”字,合称“性情”两个字。譬如人性。生而知之的,就是知性。一个婴儿也好,一个什么东西也好,生来就知道。婴儿没有思想,他饿了知道要吃,冷起来也不舒服,就会哭。婴儿在那里高兴,不会讲话,微微就是笑容状。

  “情”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中国文化里头传统讲“七情六欲”,“情”分成七个方面:喜、怒、哀、恨、爱、恶、欲,这叫七情。后来我们读书的时候,成语叫做“七情六欲”。这六个欲望呢,是后来加上的,是魏晋以后,佛学进入中国加上,有六个欲望,就叫“色、声、香、味、触、法”,这六个欲。魏晋以前,可以说东汉以前,只讲“七情”。

  (未完待续)
 
 
 
 
 

    ·工商界发展与中国文化(连载六)[2020-12-22]

    ·工商界发展与中国文化(连载五)[2020-12-15]

    ·工商界发展与中国文化(连载四)[2020-11-19]

    ·工商界发展与中国文化(连载三)[2020-11-3]

    ·工商界发展与中国文化(连载二)[2020-10-14]

    ·工商界发展与中国文化(连载一)[2020-10-9]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013-4-22]

 
 
  活动剪影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