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企业联合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CONFEDERATION
海南省企业家协会
HAINAN PROVICE ENTERPRISE DIRECTORS ASSOCIATION
 
首 页 关于我们 领导成员 雇主维权 百强企业 双优评选 管理创新 工委活动 信用平台 企业家报 人才在线
《行纪而已集》后记 - 海南省企业联合会、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官网
 
  中国·海南 http://www.hiqyj.com 时间:2014-8-22 15:06:22 来源:海南企业家报  

  《行纪而已集》后记  
 
 
    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把这些年的习作小诗合在一块,趁电影《远古大帝·大舜传奇》公映之际出版了。这实在是小事一桩。


    当你翻开这本册子就会看到,这是一本日记体的诗集,按时间顺序,记录我的行踪。不可否认的是,不是凡有行踪就有诗。但诗的确记录了行踪。所以,本集子取名“行纪”。由于诗记录的是行踪,没有任何任务规定,也没有任何目标,更没有思想束缚。因为“记录”,所以“而已”。如此而已。


    在当今生活水平条件下,如果你跟谁说:“我的自行车丢了”,对方要么似乎没有听见,没有搭理;要么淡淡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蚊子叫的声音:“哦,丢了!”这种不值钱,不值得一提的感觉,在我写诗的“行踪”中常常遇到。你心中激情澎湃,情不自禁,迅速变成如诗的文字,想给身边的同伴说一说,如果有条件,还想读给大家听听,既是共享,也是征求意见。可是随之而来的境况,跟告诉别人自行车丢了别无二样。一句话,当今社会诗不值钱。你别把诗当二两葱,指望谁来当回事。


    更糟糕的是,我这个人“死不改悔”,乐此不疲。我一不靠写诗出名,更不靠写诗吃饭(我还真没看到靠写诗卖钱,养家糊口的)。也许有人会说,没名就没名,别说不靠诗出名;没钱就没钱,靠写诗吃饭就没饭吃。不过,相比之下,我的确是对名利看得比较淡的,跟我接触密切的朋友知道我内心的三个一样:厅级省级一个样,讲师教授一个样,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一个样。不是不尊重,我追求的是人格的平等,追求的是相互尊重,追求的是心性的修养。


    其实,我的乐此不疲并非由来已久,而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近五年。55岁以后,“老夫聊做少年狂”,写诗的兴致突增。这个兴致还能保持多久?自己也说不定。十年八年?反正力争持久一些。我的阳光心态倒是由来已久,心中有事,或者有什么看法,我不喜欢藏着掖着,一吐为快,轻松舒畅。我想,日子就该这么过。


    于是,我的一吐为快,在行踪中就转化为诗句。不拘形式,心之所至,信手拈来。有时还不拘韵律,不拘节拍,当然更顾不上平仄了。我信奉的是表达主义,把自己想说的记录下来就好。绝不故作呻吟,也不强己所难,我这样要求自己。也许有人会问,老冷到处跑,太自由了吧?相比之下,我可能跑的多一些。我是一个社团工作者,且企联企协是经济社团、企业和企业家的组织,企业和企业家需要进行国内国际间的考察、交流与合作,作为社团日常工作负责人,陪同或带队是我的正常工作。换句话说,工作性质使然。应该说,我尽了责任,但很不够。我的小诗,大部分写在考察交流途中的汽车上,飞机上,部分在住宿地的房间里,也就是说,在同行人观景、打瞌睡、聊天、喝茶、散步、打牌打麻将、看电影看电视等轻松的时刻,我在辛劳地干活。行踪的所见所感,如不尽快记下,则激情感悟很快就会烟消云散。我常常因为懒惰,损失了许多好地好景好时光哟!写诗,实在是既辛苦又没有价值的苦差事。当今社会,有几人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勾当呢!傻瓜才干咧,我乃傻瓜一个!我是典型的“叫花子甩响鞭——穷快活”,自娱自乐而已。


    事实上,出这个集子,外力还是有的。时常有同事、朋友说,“出个集子吧!”这是个很大的“外力”。要出集子,得有“量”,事实上大大激发了兴趣。兴趣这东西,一旦有了,火车也拉不回去的。比方说,前不久,今年的4月18日下午4点多到苏州,20日中午1点来钟离开,周末休闲的40多个小时,我给同行的朋友们短信发了5首诗,“算是给接待者的回赠”,我笑着说。外力的帮助远不止这些,二三十年的老朋友,东南大学的喻学才教授对我热心写诗予以支持,还多次把他的诗集(或册子)寄给我。喻教授的古体诗字正腔圆,平仄规正,水平很高。他对我的这本习作进行了认真润色,下了很大功夫。所以,这本诗集质量如此,喻教授功劳大焉!不仅如此,他还提笔写了几千字的“序”,对我及其作品进行批评奖励。1991年就认识的老朋友周文彰,是我十分尊敬的领导与兄长。他在海南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期间,对我指导帮助甚多,进京履新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以后依然关注关心我。2014年初得知我有出此集子请他写序的想法后,欣然同意。文彰兄是博士、教授,省部级官员,肯为我这个天涯草民的小诗赋予文字,实在是鼓励之至。文彰兄这种平和心态本身就可亲可敬,值得我学习。为本集子做出过贡献的还有不少无名之士,他们默默无闻,做了许多奉献。当然,不能不提的是我的同事赵琰琰。我的诗绝大部分是在路途手机上写的,发给她后,打字、配图、做注、排版、校对等等,长达数年,细致而复杂。因此,为这本诗集,赵琰琰实在功劳不小,付出甚多。


    我出生在素有“炎帝故里,古乐之乡”美称的湖北随州。菜农家庭。少小时代的菜地,而今是闹市区。村前长流的水,肥沃的地养育了我。改革开放的1988年4月行走到天涯海角,在海南这片热土转眼虚度了26年。我感恩于湖北的父老乡亲,感恩于海南的领导、同事和朋友。而今走进一个甲子,拿个镜子照照,自己实在是一个不懂做官、不懂赚钱、不懂做学问、不懂搞艺术的庸人。庸人而附庸风雅,违背时髦出所谓诗集,简直贻笑大方了。              


    2014年5月10日清晨初稿于永州宁远九嶷山下


    5月29日修改于海口陋宅  
 
 
 
 

    ·电力工人(外一首)[2014-8-8]

    ·走红地毯[2014-7-10]

    ·河姆渡遗址[2014-6-13]

    ·上虞大舜庙景区(二首)[2014-6-13]

    ·晚溜西湖※[2014-6-13]

    ·游柳子庙①[2014-6-13]

    ·瞻仰宁远文庙①[2014-6-13]

 
 
  热点聚焦组图